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资讯 > > 正文

开到东南亚的中国大厂,被不肯加班的年轻人整顿-天天百事通

2023-05-24 06:45:05来源:东方资讯

本文经授权转自虎嗅APP


(相关资料图)

原标题 | 东南亚年轻人,职场“整顿”中国大厂

出品|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|周月明 编辑|苗正卿

21岁的雅加达男孩Sinta已经连续一周焦虑到失眠了。

还有一个多月,就要从印尼万隆理工学院毕业的他,还迟迟未受到心仪公司的offer。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,他将大多数简历投给了中国公司。和他们的祖、父辈不同,在许多印尼年轻人心中,中国的产品力和科技实力都足够强大,而印尼的中国公司,也成了他们求职的首选。

与焦虑的Sinta不同的是,新加坡女孩莱雅则更显余裕。即将从新加坡管理大学毕业的她已收到4份offer,不仅包括中国公司,还有欧美公司及日本企业。莱雅像许多新加坡优秀毕业生一样,优先选择了欧洲公司,尽管给她发offer的中国公司给出了高15%的薪资。

Sinta和莱雅的就业选择折射出中国公司在东南亚招聘时面临的复杂处境。

“中国企业在新加坡招聘市场并不占优势,越南的高级人才大多偏向欧美公司,印尼和马来人对中国企业认同度较高,中国企业在这里招人相对容易。”专注于东南亚人才招聘的Glints中国区负责人Adam告诉虎嗅。

近两年,下南洋仿佛成了中国公司的潮流,怀揣着对这片热土的掘金梦想,大量中国公司开始在东南亚招兵买马、调兵遣将,对东南亚市场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。

据领英数据,中国出海品牌遍布最集中的国家/地区排名前25中,东南亚地区就有4个。“和早期出海的外贸、制造企业不同,现如今出海的中国高科技、智能制造等公司,一开始就会将东南亚作为首发市场,而不是优先拓展拉美或非洲。” 领英中国人才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王茜告诉虎嗅。

不过,挑战也随之而来。很快,许多中国公司就在本地化管理上翻了车。996、团队加班赶项目、赛马机制等各种在国内大厂司空见惯的内卷操作,在东南亚几乎都遭遇折戟。

标签: